秦皇岛开锁 秦皇岛开发区开锁换锁芯公司电话8996110

今天是:

家政秦皇岛

版权所有:秦皇岛开发区锁锁开开锁家政服务部

地址:秦皇岛市开发区

电话:0335-8678110

手机:13483378707

联系人:白先生

网址:wwww.8678110.com

热点

青龙女儿苗小英 荣获河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

时间:2017-12-08 14:2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近日,省第六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我市海港区先茂里社区巡逻队队长沈汝波获得助人为乐模范荣誉称号,九龙山医院护士龙浩然获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同时,秦皇岛海事

近日,省第六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我市海港区先茂里社区巡逻队队长沈汝波获得“助人为乐模范”荣誉称号,九龙山医院护士龙浩然获“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同时,秦皇岛海事局山海关海事处海巡处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高金山,山海关区大拿修锁服务部负责人郭文,河北港口集团秦港股份杂货公司散粮站副站长张海波,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镇大新杖子村村民 苗小英 荣获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苗小英:用爱守住这个家

青龙县木头凳镇大新杖子村27岁女孩苗小英,是抱养的孩子,打小,她身边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患小儿麻痹症的大伯。奶奶去逝后,她辍学去城里打工。城里打工的第7个年头,有了自己的小家,跟同村一个答应"一起养着大伯"的小伙子结婚了。那年,她一回到村,就听人讲,大伯摔伤了,该回城时,她做了决定,自己得留下。当时,有人劝苗小英,也没血缘关系,你不管国家也能管他,但她想都没想,"我奶就大伯这一个孩子,他就是我爸爸呗。"以后的4年里,苗小英在大伯的炕边支了小床,女儿出生后,也跟她睡在这里。每天清晨,苗小英先给大伯生火、喂饭、梳洗,再跑到婆家做饭,然后上山捡蘑菇、山楂,挖山药,逮水蛭,回屋喂兔子……村里人也都觉得,她重情重义,懂得报恩。小英却说,这就是自己的家啊,"奶奶肯定不希望家散了,我得守住。"

 

2017年4月苗小英被评为“最美秦皇岛人”

秦皇岛发布点评:

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镇大新杖子村村民。多年和年迈的奶奶、患小儿麻痹症的大伯相依为命。奶奶去世后,在城里打工的她,依然回到村里照顾生活不能自理、没有血缘关系的大伯。自己和勤俭的丈夫、懂事的女儿省吃俭用,却经常用肉丸子、牛奶供着大伯。她用一颗重情重义、懂得报恩的心,守护着这个特殊的家。

河北文明网编辑点评:

她用瘦弱的肩膀撑起残缺破败的家,用爱守护这个没有血缘的家。一个富有善心的女子,播下孝的种子,浇灌爱的甘霖,于是,我们的身边有了如此温情脉脉的感动。孝老楷模,燕赵女儿,是她当之无愧的称谓。

2017年7月29日 燕赵都市报

青龙女儿苗小英 荣获河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身世之谜;一段没有血缘的亲情。十几年如一日的不离不弃,十几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苗小英用行动诠释了爱的伟大,你是青龙人的骄傲...

中央电视台12频道《夕阳红 · 我在家就在》2016年11月20日播出

 

 

她辞去城里工作,回乡照顾瘫痪在床“没有血缘的“爸爸”,她的事迹感动很多人。2016年11月,中央电视台12频道《夕阳红》栏目制作并播出专题片《我在家就在》,苗小英事迹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2016年,苗小英被推荐参选“最美秦皇岛人”。

“捡”来的 关爱从不残缺

有人说她是孤儿,有人说她是奶奶捡来的……关于自己的身世,苗小英很少追究。

从记事儿起,小英最亲的就是奶奶和“爸爸”。奶奶年事已高且身体不好,“爸爸”是奶奶唯一的儿子,但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不利索,还外带些口吃。尽管这样,抱养的小英在奶奶和“爸爸”的照顾下,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奶奶会拉着小英去小卖部买吃的,被窝里搂着她讲故事,送她去上学。小英也最贴奶奶的心,给买她的葡萄干,她拣出最大个的留给奶奶;在炕上焐俩白皮鸡蛋,让奶奶吃得热乎……村里人总能看见奶奶与身后这个小不点形影不离。她觉得有奶奶就够了,她得到的爱从不残缺。

“天”塌了 我要撑起来

“奶奶在时,我连地都没下过。”小英说,奶奶曾是皮革厂的工人,有退休工资,“爸爸”也能种种地,她只管上学,无忧无虑,直到奶奶突然离世。

“谁也没想到,那天她还喝了两碗粥,之后就觉得难受了。”苗小英小学六年级时,奶奶突发心脏病,死在去医院的路上,她失去了依靠。“要上初中了,没学费,去一个亲戚家借,见他慢吞吞地不往外拿钱,我就知道人家不愿意,怕还不上呗。”

这一刻,苗小英觉得自己一瞬间长大了,她不要让奶奶带着牵挂离去,她要替奶奶照顾“爸爸”,挑起全家的重担。于是,十五岁的苗小英决定辍学,去城里打工。

一个人哭到天黑 抹掉泪再前行

2004年,在村里人的介绍下,她来到秦皇岛市人才市场。从熙攘的人群到招聘会散场,没有一家单位向她投去“橄榄枝”。最后在一位好心阿姨的怜悯下,苗小英找到了在一所学校食堂打工的活儿,月工资350元。

“我不敢招呼客人,人家就不要我了。”想起奶奶,想到躺在炕头上没钱买药的“爸爸”,想到喜欢上学又万般无奈离开校园的自己,拿着120元工钱,小英彻底崩溃了,她撕心裂肺地哭到天黑,无助湮没了一切……

之后,她辗转各地打工,干过客房服务员、去歌厅做过吧台服务员、在餐厅当过面点师,工钱从400元到600元不等。但是,不管在哪儿,她每月的零花钱不超过20元,工资省下来给“爸爸”治病。后来,“爸爸”的病情每况愈下,为了更好地照顾他,23岁的苗小英放弃城里工作,回到村里和“爸爸”相中的人结了婚。

离不了人 我不放心

回城时,有人劝苗小英,你不管国家也能管他。但她想都没想,“奶奶就这一个孩子,他就是我爸爸。”

以后的四年里,每天清晨,苗小英先给“爸爸”生火、喂饭、梳洗,再跑到婆家做饭,然后要赶在“爸爸”和女儿没醒的时候,出去搞“副业”赚钱,开春时去山沟挖野菜、草药,入夏后去河套逮水蛭、捡香菇,秋天又忙着采果收粮……

农村人的钱来之不易,可小英从不因钱的事屈儿着“爸爸”。2015年年底,婆家亲戚给女儿送了袋肉丸,“爸爸”也跟着吃,打那以后,每顿饭光要肉丸子。“一袋40多元,他能吃个3天,还有一天6袋牛奶。”这些,小英都供着。

(责任编辑:admin)